Sunday, April 22, 2007

曼谷左輪




燈光可以區隔空間以及時間,在場景的敘事上頭,可以是輔助也可以是主要的視覺依據。而此次的製作「曼谷左輪」,便是在這方面有所應用。



燈光與舞台息息相依,此次舞台是切割的,在一個空間上,基本的分出四大塊:街道、房間、旅館以及前景,再使用一可推動的屏風做空間區隔,變化出許多場景。這時,最基本的就是使用燈光讓其他的景物從舞台上頭「消失」(即不受光),而將受光的舞台挪前,成為主要場景,這是一種普遍的手法。



曼谷左輪舞台的特別之處,就在於場面調度以及切割。在第一幕開始時,所有的空景先輪流亮了一遍,提示舞台是被分割的,接著在下一幕的全亮場景中,使用了一些簡單的小擺飾讓整體看起來像辦公室,但若無前頭的提示,此一場景光看結構就會是不現實與遷強的。



另外,外頭的街景持續使用一個側燈打著,有趣的是,地上竟然畫有舞台上的景物─電線杆的影子!原本不可能那麼強烈的路燈效果,卻因為此一修飾,使得場景更加的有說服力,也讓場景的切換十分成功。



其他基本的如場景的環境提示。旅館房間是色溫低的,溫暖的;辦公室是冷冰冰的,日光燈般的色溫;旅館櫃檯的燈光有些昏黃,營造出神秘氣氛;路燈的光是強烈的,沒有補光做為緩衝,日本料理店中在演員身上的Special,讓這一段有故意過頭的日式蟬風;Pub場景開始時,隨著音樂出現的閃光燈也十分有魄力,很有舞廳的躍動感,彌補了場景中演員其實不多的事實。此外,這個不斷重複,在分段講述「命運」的場景,使用此一開頭,一來這樣強烈的聲光效果,會是很清楚的敘事起點,二來,讓這樣的一個場景有如夢境般不真實,彷彿是扭曲過後的時間。再來,最後一幕的三段,關於誰殺了誰以及遠走高飛,殺人的方式是暗場→槍響→亮場→有人倒地,很直接,很低俗,但也很棒,很有趣,尤其是合這一段的緊張感,以及暗示命運的宣判。



曼谷左輪在燈光設計上,讓人感到十分的「有趣」,他不是很專注於但一場景的燈光氛圍,而是將這些全拿去變成了場面調度的工具,讓燈光變成了敘事上頭不可或缺的主體。在T305這個不大不小的空間,曼谷左輪給我們的是任意悠游於時間以及空間的趣味。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