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雜曲《感天動地竇娥冤》劇本摘要
作者:關漢卿
楔子
楚州人蔡家三口,主人已逝,留下蔡婆婆與其子,蔡氏利用留下的家產以放貸維生。
一秀才竇天章,飽有文才,無奈時運不濟,連考未中。這期間不幸喪妻,留下了一三歲的女娃,現已七歲。竇天章過去應試時缺盤纏,曾向蔡氏借貸銀
蔡婆知竇天章有一女兒生的可愛,早已看上,想迎來做媳婦,作為交換便是將竇秀才債務一筆勾銷。竇天章知此事也十分為難,對他來說這等於是將女兒給賣了,但要上京應考也苦無處安置女兒,何況盤纏。無奈之下,便答應了蔡婆婆的條件。而蔡婆婆除了勾銷債務外,還送了竇秀才
第一折
十三年後山陽縣,蔡家這時已搬遷至此。竇天章之女,蔡婆喚作竇娥,與其子成親後兩年,其子便患病而死,留下竇娥一人守寡至今已將三年,服孝將除。
南門有一賽盧醫,乃醫生,向蔡婆借銀
至家中與竇娥商討。蔡婆軟弱怕事本欲答應了他們,但竇娥性忠貞,不肯,蔡婆便以竇娥不諾,說要說得竇娥之由拒絕了張氏父子。這張氏父子便在蔡家賴下了。
第二折
這張驢兒賴在蔡家中欲娶竇娥為妻,見竇娥百般不順於他,便生一歹計。正逢蔡婆得病,欲拿毒藥當藥湯給蔡婆吃了,害其命娶其寡媳,便至賽盧醫處討了毒藥,混在蔡婆想喝的羊肚湯裡頭。
竇娥將羊肚湯做好了後,給張老拿了過去。蔡婆婆接過碗,忽然要嘔吐,不想喝,讓給張老喝了。張老兒中了張驢兒下的毒,便立時沒了氣。
這張驢兒可惡,自己毒死了阿爹,竟把罪安在調湯的竇娥身上,問竇娥是要私了還是公了,這公了,便是官衙裡見;而私了,便是嫁給張驢兒。而竇娥不願就範,情願與他見官去。
張驢兒一狀告到官府,哪知官老爺竟反跪張驢兒,人問之,言道:「來告狀的,就是我衣食父母」。
這官衙貪贓枉法,作官的哲學便是:「我做官來勝別人,告狀來的要金銀,若是上司當刷卷,在家裝病不出門!」 可見其心之黑。
這楚州太守桃杌想速了案子,欲將竇娥屈打成招,竇娥性堅強,打將下也不招,桃杌見此,欲打蔡婆,竇娥見婆婆年老,禁不起這棍棒,只好含冤招了供,給判了死刑,明日市中問斬。
第三折
處決當天,竇娥要求劊子領她上法場時繞道而行,為的是不讓她婆婆瞧見她披枷帶鎖的樣子,但還是讓蔡婆給看見了,交付了身後事,蔡婆痛哭。
上了市,竇娥向監斬官提出了要求,希望要一乾淨席子,讓她站立;又要長長的白布,掛在旗槍上。將要問斬時,竇娥向天發出三個願望:一是若她是冤枉的,要刀過人頭時,一腔血都不往下灑,要全飛到旗的白布上,不讓鮮血沾到骯髒的地面上;第二,六月天要降三尺白雪,遮住她的屍體;第三,她死後,楚州要接連三年大旱,以證明她是冤死的。
其時,正是六月大伏天氣,竇娥問斬後,果然霎時天昏地暗,大雪紛飛;
監斬官稱奇,而竇娥的鮮血,竟也全灑在那高掛在槍桿的白布上頭,一滴也沒滴在地上。
第四折
竇娥的父親竇天章當年到京城應考後,一舉及第,之後為官清廉,做到了肅政廉訪使之職,到處審視案例,察清貪官污吏。
竇天章得官後,派人去楚州尋那七歲的小女兒與蔡家,但那時蔡家早已搬遷至山陽縣。遍尋不著女兒的竇父,哭的花了眼,憂愁的鬢鬚皆白。
一夜,竇天章於案頭審卷,審到了這竇娥藥死公公的案子,感嘆同姓之中竟有此惡人,審累了,便伏案休息一會。
這時,竇娥的魂魄出現了。向她父親訴說了這一切的前因後果,求父親為她主持公道。
竇天章至山陽縣細審此案,為冤死的竇娥平反,宣布竇娥無罪,將張驢兒判凌遲處死,太守桃杌解職,仗一百,永不錄用。
竇娥的魂魄出現,要他父親將蔡婆婆認了,把她照顧。父親依言,便去見了蔡婆婆,向她說明了一切。
題目 稟鑑持衡廉訪法
正名 感天動地竇娥冤